中医和传统医学的问题

2024.07.24

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,由世界各地的人们经验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治病救人手段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医学。在中国,经常和传统文化杂糅着发展起来的,叫中医;在西藏地区发展起来的,叫藏医;在非洲一些部落发展起来的,有些被称为巫医;在传统西方世界,现代医学的发源地,也有他们自己的替代医学,等等等等。传统医学的治病救人手段,有些故弄玄虚甚至迷信的成份,在实践中是否有效,很多没有经过验证。即便有些手段有效,其实践者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往往也不太理解。在实际应用中,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实践没有什么效果,可能也就是个安慰剂效应;还有些手段效果很不可靠,时灵时不灵;有些实践,不但对于救助病人没有帮助,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。最后这一点最典型的是中药注射剂,简单搜索一下,我们就能搜索到很多中药注射剂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致死的示例。以下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,列举中医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。

中医理论中的事物属性,没有量化指标、没有标准测量方法

中医的一大问题,是在其理论体系中很常见的、用于描述事物的属性,没有进行量化,没有标准的测量方法,比如食物的「寒凉」以及「热气」程度,以及极其常见的「上火」、「降火」和「湿气」。这些名词看名字似乎和温度、湿度有关系,然而中医实践中却鲜有关联。

中医从个人感知和体悟对疾病和药物进行描述,疾病分类有寒热之分,药物有寒热之分,食物也分寒热。

这里的「个人感知」和「体悟」往往是主观的定性陈述,却没有定量测量方法。由于没有标准,不同中医郎中给同一个患者坐诊时,给出不同甚至相反诊断结果的现象,我估计是有的。我也见过同一种食物或水果,有的人说它热气、有的人说它寒凉。

假如我们去考察一下,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最重要的因素,「可重现」必然是其中之一。用罗素的说法: “… theories of forestry are equally true everywhere …” 「林木学的理论在各地都能适用」。

提到没有量化和测量方法,有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商品品类——初级农产品。初级农产品交易的时候,产品的品质往往是靠交易现场交易参与方的感官,通过眼观、鼻嗅、耳闻、揉捏或品尝来判断。这些交易现场的判断方法,很省时间,成本低廉,但是有时候并不是很可靠。这些简单的方法,对经验丰富、接触过非常多产品的人来说会可靠一些,但它们无法提供客观、稳定、可靠的产品品质标准,是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廉的一个原因。超市里的进口农产品,因为产地比较远、除去运输成本以及中间流程利润抽成之外,还经过了供应链里一些品质筛选流程,可能会带上一些标记其品质的标签,所以它们价格往往会高些,价格波动以及品质差异可能也更小。

另外一个很常见没有量化指标和测量标准的是中餐,当人们说某种美食是否正宗,其判断标准往往是主观的,人们去中餐厅吃饭的时候,食物的品质如何,往往比较依赖做菜师傅的手艺。相对而言,知名的米其林餐厅标准,就是为了确保餐厅食物品质稳定而设定的标准,主要是由美食家来评判,虽然它们不像科研活动那样有那么高的量化标准,但在确保可重现、品质稳定的食物方面,米其林星级餐厅应该比没有标准、不分级的餐厅做得好,它引入了评定流程,门槛比常规的饭店要高些,这应该是导致米其林餐厅消费比较高的一个原因。

如果事物属性的指标没法量化和测量,就没法标准化,更别说可复现了。

高度工业化的巧克力制品,在行业发展过程中,已经形成了产品标准。中国大陆就有一个约束巧克力产品制造商的标准,标准编号为 GB/T 19343-2016 ,中文名称《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(含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)通则》。有了统一的标准后,如果制造商能严格按照标准生产,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巧克力产品时,就可以买到品质比较稳定的产品。

当然,有些事物的属性,没法形成统一的客观计量标准,这种情况在认知科学中是比较常见的。假如张三和李四都喊「痛死我了」,他们的疼痛程度是难以拿来比较的。关于人类的认知主观性我看到过有意思的讨论——某人认识的蓝色其实是我们熟知的绿色,他自己如何知晓?,读者可以去阅读和思考一下。在这种情况下,研究者就要依赖于统计学标准,也就是通过对很多样本做测试,之后根据某一百分比来确定一个参考标准。我猜测,一个「正常人」的视力听力标准范围,应该是用类似这样的方法来确定的。

中医遇到问题往往不求甚解,不追根究底

中医往往从宏观、全局视角笼统地看问题,却经常不关注细节。中成药的成份往往很复杂,不少是复方。甚至还有些已经在市面销售的中药,其是否有作用还没经过临床试验验证。即便是看起来对病症似乎有作用的中药,我估计其中有效成份是哪些,作用原理是什么还没被搞清楚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和历代本草为我们展示了大量芳香辛辣药物,如生姜、葱、芫荽、丁香、菊花、吴茱萸、肉桂、当归、川芎、薄荷等等,还有白花蛇、蜈蚣、全蝎等毒虫药。这些药物在今天仍被大规模使用,每年消耗成百上千吨。可是,它们的药效的分子靶点是未知的。

针灸是如何止痛的?按摩是如何治病的?它们的临床实践如此普遍,但是这些有效治法在分子层面的原理是未知的。

与之对比,西药中的有效成份比较明确,往往还是单一化学物质,并且很多药的说明书上就写了有效成分的化学式,甚至还有它的分子图示。

文艺复兴之后,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,在十九世纪,法国的路易·巴斯德、德国的费迪南德·科恩和罗伯特·科赫一同开创了细菌学,人类第一次从微生物的角度理解自身的生理特性,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少被应用于医学,可以认为是现代医学的开端。微生物学不断进步,之后又发展成了分子生物学,人类开始逐渐在分子水平上理解疾病和药物。

「分子」这个来自化学、生物学的名词,可能是中医实践者不喜欢用的,可能有实践者觉得它不属于中医的理论体系。中医从宏观角度描述病症、以及它理论体系里的名词概念,是很抽象、模棱两可的,没有良好的定义,所以出现不同的解读是很常见的。很多中医实践者对自然科学在这几百年来的进展视若无睹,仍然抱着老祖先的概念,甚至强行用旧观念来解释新近的自然科学、生物学和医学名词,甚至摆出一副早就熟知这些新近学识的姿态,不去好好学习理解近几百年来的成果。

有很多时候,因为预算和时间的限制,自然科学的研究课题也不得不做妥协,以尽早获取(此路不通)结论或发布成果。还有时候,某一研究课题本身涉及的变量过多,一一去测试各个变量组合来验证也不太现实,这时候,我们就可以用随机对照试验(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ail, RCT )作为测试手段,用来验证某一治疗手段或药物的疗效,这也是一种统计学标准。因为有不少中药被认为对特定病症有疗效,但往往却是来自中医支持者或患者的感觉,却没有经过严格的验证,这也是很多中医批评者说中医需要「废医验药」的原因。

中医实践者往往依靠信息差来获利

关于利用信息差获利,有个很典型的反例——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。在《软件战争》( After the Software War )这本免费的书中,有个很不错的说法:当人类开始分享数学和科学的进展,并让他人在其上做改进,黑暗世代才开始逐渐终结。(原文 “The end of the Dark Ages arrived when man started to share advancements in math and science for others to use and improve upon” )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文档里,往往会有一个「已知问题」段落,描述软件的已知问题,这种坦诚的态度,是我在选择软件工具时,会考虑的一个因素,也是我更喜欢使用自由/开源软件的一个原因。

与自由/开源软件形成鲜明对比的,有中药拿西药作为其有效成分,却没有写出来,在宣传用语中可能还被称为纯中药,无毒副作用什么的。这种现象被很多中医批评者称为「西医治病、中医抢功」,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,一方面是多数患者没有专业背景,对药物不了解,不会去关注药物的成份。另一方面,中医中药的兜售者,经常利用花里胡哨的宣传用语,做虚假广告、搅浑水。

很多西药的说明书里有药品有效成分的分子式,并且因为它们在上市销售前,要经过临床试验,过程中会收集和记录不良反应数据,还会写在产品说明书中。与之对照,不少中成药上市前并没有经过临床试验,在它们的说明书中,往往写有「不良反应尚不明确」。

这种利用信息查来获利的手段,在我看来,有点像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商贩拿品质较佳的商品「装面」——就是把品质比较好的产品放在包装上面、甚至在称重的时候短斤缺两。当然,很多时候也不是卖家刻意要隐藏商品的缺陷,可能卖家对自己的商品也不够了解,有点像卖初级农产品但是不知道自家产品品质(比如水果的甜度等)的农民。由于自然语言定性表述的抽象、模糊特性,导致这些现象非常常见,比如路边卖西瓜的商贩声称「包甜、包红」。

中医和传统医学的后续发展

中医要作为国粹继续流传下去,就需要现代化、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
估计不少国内的中医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,意识到中医药需要标准化了。在这一点上,日本的传统医学——漢方医学,已经比中医走得更远了,他们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努力应该开始得更早,所以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中草药品质更为稳定,我估计应该有不少去日本的游客会购买那边的中草药并带回国内。

写了这篇文章,有人会以为我认为现代医学没有问题,实际上不是的。现代医学、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其所依赖的工业体系,也有它们的问题和缺陷,有时间我打算也写文章讨论一下那些问题。

参考资料:

不良反应“尚不明确”? 不规范中成药说明书将被改写

2021年诺贝尔奖聚焦热敏通道,对中医阐释寒热理论有何启示?

刮痧、拔罐是怎么回事?

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展

简短中医药标准化历程